謝謝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在精湛的 #接種率 數據整理中
也協助整理我的完整想法
雖然台灣疫苗覆蓋率急起直追
但是大部分真正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是二劑AZ的受施打者
醫護人員和機組人員需求和一般民眾比較不同
民眾以防重症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醫療人員為了能夠維持整個單位團隊運作
要避免照顧病人時因為院內感染,而匡列造成戰力損失
所以防感染反而重要,所以 #要混打就要快,#不然就不要
(因為從五月中萬華區事件,第一線醫護集體趕著施打AZ,到現在,已經超過10週了! 決定要快,不然混打的好處完全沒發揮到,還變成後面的選擇效應!)
另外關於大家關切的雙北市餐廳開放
看這數據是樂觀的,雙北市一劑覆蓋率都超過35%以上
按照花博快打站等等的速率,兩周內超過50%,甚至逼近60%
就是變成當時的 #英國第二
英國3月變異株就是這樣的一劑覆蓋率,就壓制下來度過平靜的4-5月了!
--
台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表示,其實台灣施打的速度算快的,沒有「最佳的疫苗策略」,因為病毒不斷變種,相關的實驗和研究都還在進行中,現有的疫苗什麼時候會變成保護力不足都還是未知數,有時候需要決策者「賭一把」。他指出,台灣這波本土疫情的主流病毒株是alpha英國變異株病毒,面對這樣的病毒可以透過邊境的強化管制以及目前廣打第一劑來壓制疫情。
不過如果是Delta病毒株就沒這麼容易,「有人打兩劑疫苗都還是感染了」(註:這指 #國外經驗,且目前在真實世界都是非重症,還是有保護作用的)。姜冠宇認為,台灣下一階段再爆發很大機率是Delta,因為像日本、韓國都是如此。因為台灣不像新加坡那樣有非常強的開放邊境的壓力,趁著邊境管制依然奏效,大家也都戴著口罩做好防護時趕快打疫苗,還是現階段很重要的任務。
姜冠宇也以美國為例,美國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目前差不多6成,而有完整接種兩劑的人則差不多5成,這表示「有一群人就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去打疫苗,那也不能強求,因為這是人民的選擇權」,在台灣也是一樣,不願意打的人會一直都在,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醫療量能去應對未來疫情假如再爆發,這些人可能還是會因重症住院、死亡。